本網訊(記者 梁蘭)“非法集資既損害群眾的財產權益,又嚴重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特別是近兩年老年受害群體不斷增加,希望通過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群眾特別是老年人對非法集資行為危害性的認識,提高大家的風險防範意識。”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6月是全國第10個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為進一步加強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努力提升廣大群眾風險防範意識,積極推動非法集資源頭治理和標本兼治,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近日,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走上街頭,開展了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活動。
此次宣傳活動立足檢察工作實際,通過解讀法律法規政策、設立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手冊和宣傳品等方式,廣泛宣傳非法集資的相關概念、主要特征、表現形式和常見手段,傳授辨別非法集資技巧。
“按照《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有關規定,對非法集資人、非法集資協助人將嚴肅追究法律責任,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要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舉報或撥打12309檢察服務熱線。總之,大家要警惕‘誇大宣傳’‘高額回報’‘熟人介紹’,務必擦亮雙眼,看清非法集資的真麵目。”檢察官結合近年來查處的“e租寶”“泛亞有色”“錢寶係”“團貸網”“輕易貸”“晉商貸”等多起非法集資典型案件,提醒群眾要警惕以財富管理、投資理財、私募股權、項目投資、合作開發、虛擬人物、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等名義和利用“一帶一路”“軍民融合”“互聯網”“區塊鏈”等熱點概念炒作的非法集資行為,以及通過網絡社交平台聲稱募集資金設立疫情物資生產企業等騙局,普及金融知識、傳授防騙技巧,引導大家理性投資、合法理財,防範各類金融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