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林錯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擁有西藏第一大湖的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印象

  • 措鄂鳥島——世界最高的鳥島

        在那曲申紮縣色林錯的南麵,有一個寶藍色的衛星湖,叫措鄂湖。其構造為斷陷湖。地理位置在北緯31度38分和東經88度40分之間,湖麵海拔高度為4562米,湖水麵積約244平方公裏。湖水以入湖徑流補給為主,永珠藏布和普種藏布兩條河流慷慨注入,成為湖水的主要來源。措鄂湖屬於微鹹的淡水湖,湖中央共有大小島嶼6個,分別為桑勒日熱鳥島、鐵布甲勒島、昂公地布、色朵崗千、俄桑道裏島、鐵布查幾島。水生植物在各島周圍生長茂盛,魚類資源豐富,給候鳥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在湖泊星羅棋布的西藏那曲,單說措鄂湖就意思不大了,措鄂湖出名是因為它其中的鳥島。說起來,那些鳥兒們太喜歡紮堆,一個小小的扁平的島上要聚集數萬隻各色鳥類,偏偏還是繁殖季,激情下蛋的,安詳孵化的,公的愛慕雌的,大的保護小的,整個鳥島熙熙攘攘。如果人上去,連插腳的地方都難尋;若再驚起鳥群飛騰,便是遮天蔽日了。大自然奧秘探索不盡,此處生命信息強烈,動物發揮本能,熱烈地投入繁衍後代的活動中。

        湖中的6個島嶼裏,其實隻有兩個島嶼鳥兒更願意聚集,其他4個鳥緣很淡。熱鬧的繁殖季,兩個鳥島上活躍著漁鷗、斑頭雁、赤麻鴨、鳳頭䴙䴘、鳳頭潛鴨、棕頭鷗、紅嘴區鷗、白翅浮鷗、燕鷗、長鷸、金眶 、蒙古沙、赭紅尾鴝、普通鸕鶿、烏鴉、雪雀等近20種,十幾萬隻鳥兒。桑勒日熱鳥島,當地藏族將此島稱為安公地堡,意為白鵝下蛋的地方。這個不大的鳥島兩側各有一個大島護佑,後有高山遮擋北風吹襲,所以形成一個天然的避風港,是候鳥們繁殖的理想國。此鳥島比青海湖鳥島高出1300多米,真正是世界最高的鳥島。島上植被單純,主要植物是藏蒿,高度可達20-30厘米。桑勒日熱島麵積隨季節性升降在4600-5100平方米之間,高出水麵1.5米左右,島內魚骨遍地,鳥糞厚度達10-15 厘米。

        在鳥島最為熱鬧的季節,央視記者曾用紅外記錄儀留下一段鳥島夜晚的珍貴影像:“雌性鳳頭䴙䴘安心孵化,兩隻漁鷗來犯,雄鳥立刻展開防衛。斑頭雁剛生了小寶寶,鳴叫聲此起彼伏。”另外還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鳥兒從水中冒出身體,嘴裏叼著幾根水草,還在勤勞地補築巢穴。夜晚在凡人看來貌似安靜,卻不知措鄂湖的鳥島上依然生機一片。

        但是到了8月中旬,候鳥們幾乎都已離開鳥島,空空的鳥巢在風中似乎還在回憶不久前的熱鬧和激情。當然也有個別的斑頭雁、赤麻鴨等,小群地留在湖邊的沙上曬太陽,見人過來,紛紛躍入湖中,飄遊到安全距離。它們再過些日子,也要飛走了,這是給有緣人最後的驚鴻一瞥吧。


    文/丹菲
    閱讀全文
  • 神山當瓊與寶貝灌木林

    神山當瓊獨立於高山草甸上,所以遠遠就讓人看見了。但是直線距離看著並不長,車子跑起來還是繞來繞去,忽而近了忽而又拉開了,走近它著實費了些時間。

    關於當瓊的公開資料沒有,但它實實在在立在那裏,形似一個巨大的帽冠,上層是堅硬的石質,山頂中央有一小片天池,接納了來自天上的雨露。但凡形狀奇特的山峰都有名堂,當瓊兀自獨立,模樣形式如神工定製,難怪當地人將其視為神山,對其頂禮膜拜。據說,當瓊的神力很大,是鎮不遠處的鬼湖色林錯的。山湖之間的恩怨,人不必介入。

    當瓊神山位於申紮縣雄梅鎮,在色林錯的南麵,距色林錯直線距離有30多公裏,屬於色林錯國家自然保護區的緩衝區,它四周的沼澤地則屬於保護區的核心區。如果沒有人帶路,在茫茫草原上行走,不容易到達。今年幹旱,所以當瓊四周的沼澤地缺水嚴重多成為草地,所以我們得以順利前往。

    有二十來頭犛牛在低頭吃草,一隻小牛犢緊隨著母親,吮奶不停。放牧的是一位藏族婦女,她安靜地坐在神山麵前,隨身帶著牛奶和糌粑。語言不通,無法跟她交流關於神山的事。

    再轉到神山的東麵,有一小片幹爽的灌木林,植物名稱叫山生柳,結有紅色的大豆般大小的果子。春天時,開出紅色或黃色的花,非常美麗。人到近前時,驚飛數十隻細小的燕子。這小片的灌木林是申紮縣林業的寶貝。長方形的一塊,麵積9.671公頃,占全縣灌木林的88.16%(另外的11.84%、1.299公頃灌木林在巴紮鄉,是一種香柏)。這片山生柳高度在一米左右,被一圈鐵絲網小心地嗬護著。

    申紮縣傳統上屬藏北無林縣之一,地處藏北高原腹地南部的“生命禁區”,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氣候條件惡劣,生態環境非常脆弱,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嚴重,曆史上從未開展過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但在2013年,根據加纳vs乌拉圭波胆指数的統一部署,充分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等,采用現地實測調查的方法,完成了申紮縣首次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申紮縣森林麵積為10.970公頃。從此,申紮縣的森林資源終於“從無到有”。這片9.671公頃的天然山生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塊。申紮縣地處喬木生長線以上,人工造林困難。所以,保護好大自然恩賜的僅有森林資源就是大事。

    山生柳灌木林旁邊有小片的淺水灘,裏邊竟然有一尺長的魚在遊動。草地上有無數的鼠兔洞,低矮的野花不經意地開在洞口守望。有人說,別在灌木林裏逗留,保不定有棕熊出現。

    神山當瓊不語,隻有天上的白雲任性地扯來扯去,變幻莫測。


    文/丹菲
    閱讀全文
  • 環保生態村巴紮

    申紮,藏語意為“皮火筒狀山溝前”。屬南羌塘高原大湖盆地帶,地勢較緩,丘陵、高山與盆地相間,海拔平均在4700米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屬於色林錯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

    巴紮鄉離申紮縣城約有80公裏。但行駛起來,沒有向導是不可能找對地方的,因為麵前除了雪山冰川,便是一望無際的高山草甸和偶爾鑲嵌在大地上的藍色湖泊。

    在這一切安靜的景色裏,倏忽會有野生動物竄入你的視野。藏原羚最不怕人,車經過時,它們就站在原地,睜著一雙天真好奇的眼睛,任你“哢嚓哢嚓”拍個夠,然後它們才轉身,閃給你一個可愛的白屁股,跑遠。藏羚羊警覺得很,即便離你數十米、上百米,隻要被它們察覺你是不期而遇的人,它們就要跑到更遠處。如果你不甘心,想靠近,隻能是離它們越來越遠。路過湖邊,很容易就看到悠閑自在的黑頸鶴,多是一家三口在一起。

    巴紮鄉政府所在地折倉小巧得如同一個平常的村莊。鄉初級小學的五星紅旗是最好的路標,經此,再穿過一麵湖,才是去巴紮鄉所轄的幾個村莊的正確之路。路是開在草甸上的,細小的雪山融水流下來,形成溪澗。巴紮鄉目前共有七個行政村。其中的一、二、四、五村位於色林錯國家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三、六村位於緩衝區,七村位於實驗區。

    巴紮二村就位於核心區的一片草場中央,石頭和土坯修建的低矮卻堅實的房屋,犛牛角鑲嵌在院牆和屋頂,非常小的院落,似乎村人都不屑圈地建大房屋,因為隻需邁出院門,便可自由融入廣袤無垠的草地和原野,那才是心儀的真正家園。

    這個小村莊有70多戶、380多口人,可說是一個生態環保村莊。每戶用電都來自太陽能設備,白天儲存能量,晚上用來照明。一間大房間,兼客廳、臥室和廚房。所以,灶台一年365天都有火苗旺著,燃料就是牛糞,有許多人家牛糞餅自然砌成院牆。日常用水取自井。每戶按人頭和勞力畜養牛羊,最多的人家有200多頭犛牛,少的有二三十頭;綿羊、山羊亦如是。有的人家還養有幾匹馬,但這些馬兒已無需再承擔交通工具的責任,人們養馬純粹是一種情感寄托,最多用來每年參加娛樂性極強的賽馬節。

    養再多的牛羊,每年也隻出欄一次,變賣少數的幾頭牛羊作為生活補貼。孩子上學有政府包管,日常消耗的物質有限。冬天,一場大風、又一場大雪阻隔,或貓在家裏,或與家畜共度嚴寒。所謂的都市繁華和燈紅酒綠,都在遠遠的天邊。

    他們是典型的牧民,世世代代隨牛羊轉場,如今雖有了可以安居的家,但仍然有一半的家人與牛羊一起在牧場度過。

    每年6月的產羔期和10月的交配期,在遼闊的牧場上,可以看到家畜和藏羚羊、藏野驢等混雜在一起,平和友好地與大地交談。


    文/丹菲
    閱讀全文
  • 色林錯:躍居西藏第一大湖

    據中國西藏新聞網報道,隨著冰川融水的大量增加,主要依靠冰川融水補給的色林錯麵積在2014年主汛期間達到2300多平方公裏,已經超過1920多平方公裏的聖湖納木錯,成為我國第二大鹹水湖,同時成為西藏最大的湖。

    以色林錯為核心的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藏北高原,行政上隸屬於那曲地區的申紮、尼瑪、班戈、安多、那曲等5個縣,總麵積18936.3平方公裏。保護區內山水共榮,動植物世界五彩紛呈,有國家一、二級野生動物49種。其中一級野生動物如:藏羚羊、藏野驢、黑頸鶴、雪豹、高原裸魚;二級野生動物如:黃羊、棕熊、石羊、赤麻鴨、藏雪雞、斑頭雁、猞猁、禿鷲、高山兀鷲、棕頭鷗、草原雕、雕鴞等。  

    色林錯,藏語意為“威光映複的魔鬼湖”,曾名為奇林湖、色林東錯。位於岡底斯山北麓的廣大地區,其主體位於西藏湖泊最為密集的南羌塘湖盆區,基底海拔在4500米左右。湖麵海拔4530米,最大水深超過33米。古色林錯麵積曾達1萬平方公裏,可謂汪洋一片。便是今天人們來到色林錯,也被震撼到無語。

    它大得有氣魄,同時又擁有謙虛寬厚的胸懷,處於全流域最低窪的地區,因此才有紮根藏布、所加藏布、波曲藏布等眾多河流串通注入,另被格仁錯、吳如錯、錯鄂、仁錯貢瑪等23個衛星湖環繞,成為眾湖之王。整個流域麵積達4.553萬平方公裏。

    以色林錯為核心的眾多湖泊和河流,及其形成的廣大濕地,是野生動物的理想棲息地,同時也是幹旱少雨的藏北高原的綠色肺葉和調濕器。每到夏季,湖邊風光旖旎,綠色的草甸上開滿各色各樣的野花,在風中歡呼雀躍,慶祝一年一度的重生繁榮。在這個生機盎然的季節裏,湖中小島上也迎來成千上萬隻候鳥歡聚。而最讓人興奮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北歸,在熟悉的溫柔鄉忙著繁育後代,延續寶貴的生命種群。

    在西藏的傳說裏,色林是以前居住在拉薩西麵堆龍德慶的大魔鬼,每天要貪婪地吞噬千萬生靈,包括人和禽獸。對他的淫威,誰都束手無策。但他最終懾於降妖除魔的蓮花生大師,逃到崗尼羌塘南麵的一麵浩瀚渾濁的大湖裏。蓮花生大師命令色林永遠不得離開此湖,不許殘害水族,還要在湖中虔誠懺悔。於是這個大湖名為“色林錯”,意為“色林魔鬼湖”。

    如今色林錯湖麵閃著翡翠般的藍,湖水輕輕拍打著岸,有微的白沫吐在岸上,一群群水鳥飛起又落下,遠山含煙,與白雲纏繞。這是一片處女地,無任何遊人喧嘩,也無任何家畜侵擾。作為黑頸鶴國家自然保護區的核心之核心,色林錯靜默如初,那位潛心懺悔的色林,他的魔性是否隨著歲月的增長消散了呢?


    文/丹菲
    閱讀全文
  • 水碧天藍 鶴舞高原

      色林錯位於岡底斯山北麓的那曲地區班戈縣和申紮縣境內。保護區始建於1993年,總麵積18936.3平方公裏,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黑頸鶴及其棲息地生態係統。

      多年來,西藏不斷加大對該保護區的保護建設力度,重點加強了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和科研工作,使保護區成為黑頸鶴等濕地鳥類的主要繁殖棲息地。如今的保護區,碧水藍天,人與生物和諧相處,呈現出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世界最高生物物種基因庫

      7月的色林錯,數以萬計的棕頭鷗和其它不知名的鳥類,不遠千裏飛來,場麵極為壯觀。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態係統中是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最多的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內,分布的種子植物有39科、376種,獸類有10科、23種,鳥類有25科、92種,兩棲類1科、1種,爬行類2科、3種,魚類有2科、8種。

      保護區內還生長著許多珍稀、瀕危植物物種,如西藏沙棘、掌業大黃、馬尿泡、合頭菊等。保護區珍稀瀕危生物物種較多,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雪豹、藏羚羊、藏野驢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棕熊、猞猁、藏原羚等。2003年,國際上把黑頸鶴列為急需挽救的瀕危物種,而色林錯自然保護區是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和棲息地。

      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大麵積保護完好的高寒濕地生態係統,保存了種類眾多、種群數量較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享有世界最高生物物種基因庫的美譽。

      保護工作成效顯著

      自色林錯自然保護區建立以來,由於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使保護區成為黑頸鶴等濕地鳥類的主要繁殖棲息地。

      加強宣傳教育。保護區成立以來,麵向社會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先後組織和協助拍攝了《高原之靈藏羚羊》、《尋鶴之路》等電視宣傳片,編製印發了自然保護區、濕地等宣傳手冊,增強了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如今,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已經納入當地的鄉規民約中,周邊群眾和幹部職工的保護意識大大增強。

      加強巡護與監測。為加強巡護與資源監測工作,保護區製定了野外巡護監測製度、野保員管理製度。從當地社區聘請兼職野保員44名定期巡護,確定了44條固定巡護線和15條不定期巡護線。目前,保護區內黑頸鶴種群數量已由保護前的1000多隻恢複到現在的6000多隻,藏羚羊由保護前的2000多隻恢複到現在的3萬多隻,其他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為有效預防濕地草原火災發生,保護區製定了《保護區草原撲火行動預案》,組建了5支撲火應急分隊,共100人,每年由管理局與區內村委會、牧戶簽訂草原防火責任狀。

      科研工作全麵推進

      開展了資源調查和研究。自建區以來,保護區主動邀請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勘察設計院、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開展了綜合或專題科學考察,重點研究了黑頸鶴種群數量及繁殖習性。同時,建立和保持與國際野生物保護學會組織在色林錯自然保護區藏羚羊考察研究方麵的長期合作關係,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麵的關係和合作。

      保護與發展健康有序。為了使自然保護區的保護與開發進一步規範化,自2003年以來,保護區先後完成了《保護區總體規劃》等,並通過專家評審和主管部門的批複。同時,保護區管理部門還積極引導和扶持當地群眾參與保護區保護與建設,達到群眾增收的目的。從牧民群眾中聘用保護積極性高、生活較貧困的牧民參與到保護工作中來,每名野保員每年可領取補助4800多元。



    文/中國西藏新聞網
    閱讀全文
海拔 4530 占地麵積 18936平方公裏
所在地點 那曲地區(跨申紮、尼瑪、那曲、安多、班戈5縣) 公園級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簡介

成立於1993年,原名申紮黑頸鶴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以保護黑頸鶴等珍稀水禽及其繁殖棲息的濕地生態係統為主體,該濕地生態係統以青藏高原獨具的高寒鹹水巨大湖泊為特色,又涵蓋了河口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沼澤地和沼澤濕地等眾多的類型。

自然地理概況

青藏高原高寒區——藏北羌塘高原亞區

代表物種

  • 胡兀鷲
  • 棕頭鷗
  • 黑頸鶴
  • 大狂
  • 龍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