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國家森林公園鳥類的天堂

國家森林公園印象

  • 大美班公湖

    班公湖,又稱彭公湖,藏語稱“錯木昂拉仁波湖”。它是位於中國西藏日土縣與克什米爾地區的國際性湖泊,屬於構造湖,海拔4242米,西部為鹹水湖,東部為淡水湖。湖身東西長達155公裏,南北窄,最窄處約40米。麵積604平方公裏,最深達41.3米。湖水清澈,每年結冰期6個月。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鹹水、鹹水,位於我國境內的湖水水色碧綠,物產豐美,盛產味美的高原鯉科裂腹裸魚,整個湖區植物種類近300種,岸邊紅柳簇擁,風景優美。

    湖中引人注目的鳥島,有成千上萬的鷗鳥棲息。鷗鳥、雁鴨歡舞飛翔,成為阿裏高原的一大奇觀,湖畔邊牧人們關於神龍、湖怪的傳說,更給班公湖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圍繞著湖岸的是一些高低錯落的矮山,山脊高低不平,漏過去的背影便也錯落有致。沿湖有長長的沙灘,和湖水犬牙交錯,極盡嫵媚,另一側則長了高低不一的綠草,風吹過,起伏不定。湖中還散落著許多小島,夕照中,有一種褐黃的蒼老,可是它們配了碧水,並不蒼涼,隻覺得有內斂的智慧,如同入定的老僧。湖水清澈凜冽,可看到極深的湖底,或有遊魚行於水底,亦如飛鳥懸於半空,直視無礙。

    乘船來到班公湖鳥島,島上沒有大樹,隻有一些低矮的灌木,沿岸還生長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草科植物。越近鳥島,聲音越雜,尖銳的鳴叫聲、低沉的扇翅聲、綿密的破水聲,諸多聲響合於一處,這種聽覺的刺激,仍然遠不及看到飛鳥群集的壯觀。它們或起舞,或緩行,或靜立,或振翅空中,自由自在,它們才是這片美麗湖泊的主人。小島到處是石灰石碎塊,鳥羽毛更是處處可見。由於生態環境好,小島遍地都是大鳥、小鳥、鳥蛋,岩石間、草叢中、湖麵上、湖岸邊,無處不有,成千上萬的白鳥將整個小島蓋得嚴嚴實實。

    棲息在鳥島上的鳥類,主要是鷗鳥,也有小量的灰鴨等,它們以湖中的魚類、水草為食。每年春天來臨,孟加拉灣的溫暖氣流吹入阿裏高原,頭年冬季從高原飛往南亞大陸避寒的鳥群又飛了回來,在這裏產卵,繁殖後代。在這個世界海拔最高的鳥的世界裏,上有藍天、白雲,下有雪山、湖水,沒有天敵,沒有幹擾,隻有祥和與寧靜。天然大屏障將鳥島與外界隔開,完整地保存著阿裏高原的這一特殊自然景觀。

    太陽隱沒在西山背後的時候,滿天雲彩燒得通透。湖的碧藍也浸了血色,恍若少女微醉,雙頰飛上酡紅。湖麵黯淡下去的時候,月亮升起來了。這班公湖的夜月,如冰一樣清冷,再躁動的心,一經朗照便立即寧靜。月的清輝灑在湖上,折射出幽藍的波光,周遭群山的暗影在這波光裏微微抖動,如同幽幽的歎息;微風掠過湖麵,輕柔的波浪叩擊沙灘,綿密,憐愛,如同夜的私語。連月亮也隱沒的時候,便是班公湖的黎明了。在湖邊山頭注目東方,天空是微微的蛋青,眨眼間就有絲絲紅暈,俄而出現大片明黃,漸漸燒成朱紅。天空裏有條條金色的長練,如京劇花旦背上插著的令旗,於是湖便從甜夢裏驚醒。

    靠著湖邊,緊貼著湖麵,一路行去,湖隨山轉,山入湖中。每一個角度,都是一個新的班公湖,湖麵的構圖不停變換,山勢的起伏連綿不絕,湖水的顏色變幻無定,唯有藍天、白雲的倒影,反倒顯得凝固。當班公湖最後那一汪碧藍被拋在身後的時候,再鐵石心腸的人也無法不回首眺望。班公湖的美麗,不是來自神聖的宗教信仰,也不是來自激動的內心世界,和西藏所有的聖湖不同,它是一種純粹的自然之美。




    文/王琪 —— 本文來源:邊防警察報
海拔 4242 占地麵積 481平方公裏
所在地點 阿裏地區日土縣 公園級別 國家森林公園

保護區簡介

森林公園內的班公湖是高原上的內陸湖,大部分位於我國西藏阿裏日土縣,小部分在克什米爾地區境內。它的奇特之處在於: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鹹水、鹹水。 2004年批準設立國家森林公園,是阿裏高原乃至全西藏的一個著名旅遊景點。

自然地理概況

藏高原高寒區——藏北羌塘高原亞區

代表物種

  • 魚鷗
  • 鳳頭鴨
  • 棕頭鷗
  • 赤麻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