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隅慈巴溝自然保護區擁有豐富的植物垂直帶譜

自然保護區印象

  • 察隅慈巴溝:生物資源“基因庫”

    西藏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東南麵的察隅縣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8°34~29°07東經96°52~97°10,屬森林生態係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麵積為101400公頃,核心區麵積為53200公頃,緩衝區麵積為23150公頃,實驗區麵積為25050公頃。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5年,2002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47科549屬1392種,其中蕨類植物34科66屬143種;裸子植物4科11屬24種;被子植物109科472屬1225種,野生食用菌238種。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6種,其中兩棲類1目3科5種;爬行類1目4科12種;鳥類10目27科100種;哺乳類8目8科57種。

    察隅慈巴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使其豐富的山地生態係統,生物物種以及其所含眾多的遺傳基因得以保存與發展,為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保存了無比珍貴的生物資源。 1

    慈巴溝自然保護區基本上和長沙、南昌等地在同一緯度上。可是這裏山體高低相差懸殊,在水平距離幾十公裏的範圍內,相對高差三、四千米,最能反映這種自然特點的莫過於包括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的植物垂直分布了。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食源是動物良好的棲息場所,所以雲集著南來北往的動物種群。據有關資料表明,它們屬於東洋界和古北界兩大界動物區係。這裏的慈巴溝曾於一九八二年被察隅縣人民政府劃為以保護羚羊為主的保護區,棕熊了來此地安家。

    進入這飛禽走獸和多種昆蟲的樂園裏,經常可以看到黑熊到樹上摘果,猴子們搖蕩著秋千,魚兒們歡快地遊戲在碧清的水底,還有那蜜蜂忙於采蜜,蝴蝶飛翩翩起舞……好一派生機勃勃的迷人景象啊!

    根據察隅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社會因素的特點,目前這裏重點保護著部分亞熱帶地區的森林物種屬於國家珍稀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區及其森林生態係統。其中,山地亞熱帶森林,連綿逶迤、集中連片,主要有兩種森林植被類型—山地常綠闊混交林和雲南鬆林。 

    慈巴溝自然保護區真不愧為是古、今、中、外一個巨大的生物資源“基因庫”,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


    文/網絡
海拔 1000 占地麵積 1014平方公裏
所在地點 林芝地區察隅縣 公園級別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簡介

成立於1985年,2002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完整的亞熱帶原始山地森林垂直生態係統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山地亞熱帶原始常綠闊葉林和雲南鬆林,亞高山原始常綠針葉林等生態係統,以及棲息於其中的珍稀動植物物種。

自然地理概況

西南高山峽穀區——喜馬拉雅山東南麓高山峽穀濕潤森林亞區

代表物種

  • 扭角羚
  • 羚牛
  • 長苞冷杉
  • 星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