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朗林海在西藏林芝縣魯朗鎮境內,距離林芝八一鎮約80公裏,處於色季拉國家級森林公園腹地。藏語意為“龍王穀”,是龍王爺居住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它的美麗和潤澤令人流連忘返,素有“西藏江南”的美譽。
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口,是尼洋河與帕隆藏布的分水嶺,由此盤旋而下,再向東行走不久,便看到魯朗林海。此處海拔3700米,是一片典型的高原山地草甸狹長地帶,長約15公裏,平均寬約1公裏。兩側最高最遠處是綿延的雪山冰川,再移近,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青岡、雲杉、鬆樹等原始森林組成,林海層次分明,如梯田般站立在山坡上;兩山之間是綠氈毯似的草甸,其上泉水潺潺,溪流蜿蜒。
每年的4月中旬到6月,杜鵑花漫山遍野盡情綻放,共有25個品種,分黃、白、紫、大紅、淺紅、粉紅6種顏色,其中以黃杯杜鵑、林芝杜鵑、喉斑杜鵑、鱗散杜鵑居多。另有報春、紫苑、草梅、馬先蒿等數百種野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
林海、花海,是魯朗林海景區最為典型的美景,而壯觀的雲海也是尤物。不知何時,山間會突然冒出潔白柔軟的雲霧,大團大團的,如宮殿、似巨獸,遮住雪峰、淹沒綠林,甚至直接飄至低處的田野村落。白雲出岫,仙人蒞臨,所謂遊人“不想家”的說法也許正在於此。大自然不單靠美色,還使出似水柔情,浮獲人心。那些古時物我兩忘、融入自然的佛仙道人,或許就是這樣遠離塵世、進入禪修的。
在茂密的魯朗林海裏,除了百鳥嘰嘰喳喳在枝頭跳來跳去,還潛行著熊、鹿、麋、赤斑羚、岩羊等數十種動物。千萬年來,它們才是林海的真正主人,所以,現代人類的每一步探索,都會給這片原生態林地留下無法抹掉的記憶。
而魯朗人家是幸福的。他們毗鄰原生態聖境,長久以來,已與自然達成了和諧。
在318國道隻需稍稍駐足,撥開樹叢,便可以俯視到山穀間一簇簇木板屋,木籬笆,木頭橋,綠草地,牛群、羊群和馬匹,綠的黃的青稞或小麥田,任何一個角度下筆,都可勾畫出一副安恬的山居圖。
魯朗本地的特產都與這些山巒和森林有關,名聲大振的魯朗石鍋雞、石鍋魚的配料如手掌參、鬆茸、青岡菌、牛肝菌、鬆蘑菌等,都是大自然恩賜於當地人的寶貝。
即便是置身於最美的景色,人的眼睛還是想望到更遠處。在欣賞魯朗林海的同時,如果找對角度,又遇到天氣晴好,便可眺望到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首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壘峰兩座雪山。但是,因為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順著雅魯藏布江峽穀北上,給林芝地區帶來充足的水汽,所以一年中能夠看到南迦巴瓦峰全貌的機會很少。許多人隻能是從雲霧繚繞中,窺視到南迦巴瓦峰的一星一點而已。